看东阳花园村打造“天下红木第一村”经济 - 中国发展网

看东阳花园村打造“天下红木第一村”
2020-06-08 11:00:28   来源:    
评论:0

——中国100个乡村振兴样板纪实(第十二期)1、花园村的基本情况花园村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地处浙江中部,距东阳城区16公里。原花园村
——中国100个乡村振兴样板纪实(第十二期)

1、花园村的基本情况

花园村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地处浙江中部,距东阳城区16公里。原花园村183户,496人,面积0.99平方公里。在2004年和2017年花园村经历了两次“一村并九村”,面积从0.99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3879人,实有人口达到6.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5万人。

花园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600年前,曾经的花园村也是一个“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的穷山村。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全村仅有人家80户、耕地200亩。由于水资源稀缺,农业生产艰难,饮用水要去隔壁村去挑、用电要去隔壁借,1978年村民人均收入仅87元。为了改变贫穷的状况,在村党委书记的带领下,花园村进行了三次创业。依托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产业与实体经济。1981年,花园村党委书记筹集资金创办了蜡烛作坊,开启了一条产业兴村路。

如今的花园村花园村积极发展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有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全球最大宽幅铜板生产企业、全国领先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红木家具专业市场,被誉为“天下红木第一村”。2018年花园村实现营收54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2.6万元。花园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等诸多荣誉。2017年12月,荣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2、花园村的变革措施

变革一:以工富农、以商兴村。花园村坚持发展工业实体经济不动摇,以产业兴旺为前提,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先后创办了蜡烛厂、服装厂,随后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了维生素D3制造企业。形成了“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基础材料、包装彩印、红木家具、电子科技等产业。在工业经济的带动下,花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创办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到专业市场的红木产业群和全产业链。建设了总面积40万平方的红木家具市场和红木原木交易市场。

变革二:先富带后富,一村并九村。花园村先后经历了两次并存,2014年10月,老花园村与周边9个行政村合并,组建成新花园村,村民人口由不到500人增加到5000多人,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大到了5平方公里。2017年3月15日,环龙、柳塘、渼陂下、乐业、桥头、西瑶、青龙、南城、西山坞等9个村并入花园村。两次并村花园村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规划、整体拆建、分步实施”的新农村建设方案,统一规划建设新花园。从见效快的治危拆违以及整治脏乱差等入手,对新并村进行全面“大扫除”。

变革三:健全“三治”体系,实施“一分五统”。花园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村委负责、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了原村民与新村民、村民与居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切实实施“一分五统”的管理办法。“一分”即村企分开,花园集团与花园村在行政和经济上相互独立。“五统”即财务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庄统一规划建设。

三:花园村的变革成果

紧抓优势成“天下红木第一村”

按照时间线来推进,花园村的产业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在1981年5月,花园村领导凑了1500元,买来设备办蜡烛厂。当年10月,再次筹措3000元,招工办了个服装厂。蜡烛厂与服装厂让花园村村领导赚到第一桶金。1991年,村领导成立了工业公司,征地50多亩,创办工业园区,在工业公司成立后与浙江省几家科研院所、大学进行合作,培养人才以及搞产学研合作,为花园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花园村与中科院进行合作,投资7000万元发展维生素D3产业。初期维生素D3研发项目资金投入大、会报销,利润下降,且技术难突破。1988年4月维生素D3前体7-去氢胆固醇中试成功,中科院研究出了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合成路线,具有步骤少、产率高、成本低的三大优点。2000年5月,花园村村领导斥资2000万元一次性买断维生素D3生产技术,并成立了花园生物公司。2001年,维生素D3投料试产成功。2003年开始,维生素D3系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014年,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现在,花园村拥有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企业,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40%。

2000年以后,花园村开始做家具。通过整合组建了全国最大的原木集散地;建设了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红木家具交易市场,拥有品牌经营户1800多家。红木家具的老板大部分都是拥有在广东红木家具企业打工经历的返乡创业者。

2004年以来,借助东阳木雕的工艺优势以及南马木匠的人才优势,花园村整合资源,规划产业,红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花园村的红木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原木市场、板材市场、雕刻·油漆中心以及生产制造红木家具的产业园区,涵盖了从原木、板材、锯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红木家具设计、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环节。并将各个生产环节分解发包给各配套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在发展红木产业之际,花园村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注重产品质量与工艺的监管,依托红木产业花园村打造了大大小小物流公司数十家,花园红木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已被列入2016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第二批)名单。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花园村积极对外开展市场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加强与行业网站的合作,以“互联网+”进一步在全国拓展客户。同时通过产品设计,花园村深挖深挖家具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在红木原材料资源日益稀缺之际用“速生木”代替“百年红木”,通过提升工匠技艺、创新家居设计,提高花园红木家具产业的附加值,塑造品牌。

花园村集聚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名贵木材品种,浙江省有4000多家红木企业,其中花园村就有2000多家,占到浙江省一半以上,红木市场产量则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花园村产生了红木家具企业所激发集聚效应,国内其他地方红木产业难以比拟,花园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红木第一村”。

2017年花园红木家具城以家具类排名第一的成绩上榜“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第43名,2018年荣获“红木家具特具影响力专业市场”。2018年底,花园村红木家具及木制品行业个私工商户达2398家,占全村个私工商户总数的68.3%,成为了带动全民创业致富的主力军。红木家具产业贯通二产和三产,不仅带动花园村村民致富,同时带动周边乡镇几十万人从中得到实惠。随着人流量增大,花园村及周边餐饮、购物等服务业也发达起来,目前花园村共有270多家饭店、300多家超市。

后期花园村发展起了旅游业,着力培育“花”字招牌,建设了百花园、荷花物种园、鲜花大棚等景点。还在主要道路上设计鲜花大道。并还推出了中国名村考察游、红木家具采购游、生态休闲观光游,成为浙江省首个村级4A级旅游景区。2016年,全村吸引游客达260万人次。

2018年花园村成为了东阳市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建设试点。项目从2018年5月开始实施,计划总投资2.63亿元,分3年投资建设,含7大重点工程19个项目。高标准规划生态农业园核心区块912亩,打造五彩花卉创意农业精品园、精品水果种植示范园、五彩稻田、莲鱼共生生态农业园等一批精品农业创意园。2018年,生态农业园项目已完成190亩等精品水果种植,完成了220亩月季、牡丹、向日葵等五彩花卉的种植,完成了35亩联动大棚和5亩温室大棚建设;建设景区办公楼与景观道路,修建精品民宿。2019年,花园村全村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拥有个私工商户3768家,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3.5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570万人次。

企业公益投资创便民生活

多年以来,花园集团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支持村集体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2006年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兴建了花园田氏医院,花园村民花园集团员工,每年都有一次免费体检的机会。平时看病住院,除去农医保报销的部分,自费部分的50%由村集体承担。2017年,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花园商业中心投入使用,村民不出村就能购齐日常生活用品。花园商业中心综合体使用面积达6万平方米,涵盖了农业区、商贸区、工业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划分,方便村民生活、工作。

作为一个拥有6.5万人口的大村,花园集团投资7亿多元,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创办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六年一贯制的花园外国语学校,花园村民可以享受学费减半、优先就读等优惠政策。2015年起花园村开通了连接10个小区的公交线路,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以免费乘坐。近年来花园村又对新并入的9个村实施道路连通工程,串起了12平方公里的村域。如今的花园村,村民享有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3项保险待遇,还享有建房补贴,奖学金,数字电视收视费(单向和双向)、电话月租费、老年人高龄补贴以及村民子女16年免费义务教育等31项福利。还开设了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便民举措,涉及民政、计生、人力资源保障的名号九大窗口,方便村民办事。

弘扬花园精神形成良好乡风

花园村通过培育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花园精神”,强健乡风文明“软实力”。30余年的时间里,花园村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生态公约》《村民道德公约》,对尊老爱幼等乡土传统和建设规划现代秩序的各领域进行规定,并评选先进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评选结果与挂钩村中31项福利的发放,对村民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养成遵纪守法氛围。对优秀干部、优秀村民、新乡贤等都给予表彰奖励,传递道德正能量,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同时注重大力提升花园村村民精神面貌,在村中设立了博物馆、图书馆、村史馆、民俗馆、花园报、艺术团,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编撰《花园村志》《花园村民读本》,传唱《花园之歌》,形成提振人心的“花园文化”,使良好的乡风潜移默化的对村民产生着影响。作为一个拥有大量外来人口的大村,在面对增多的劳动争议纠纷时,花园村出了硬性规定:倘若党员干部与普通村民吵架,首先受到处理的是党员干部;倘若村民与外来务工者发生争执,首先受到批评的是村民,进一步为花园村营造良好风气。并对优秀干部、优秀村民、新乡贤等都给予表彰奖励,传递道德正能量,引导农民群众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38年零上访成全国法治示范村

花园村作为一个拥有6.5万人口、5万外来人口的超级大村,仅靠32名村干部就将花园村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源于花园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坚持健全党委领导、村委负责、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经历了两次并村,花园村提出“并村先并心”,实施“一分五统”的管理办法。花园集团与花园村在行政和经济上相互独立;财务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庄统一规划建设。花园村党委把原先花园村和18个新并入村的党员重新整合到下设的6个支部,实行“以老带新、强弱联带”,实现思想融合、班子融合、管理融合等6个融合。在并村后为了能够实现高效治理,花园村探索出“村—小区”二级治理机制,将19个村改组为“小区”,在村党委统一领导下,小区分头进行日常管理,实现统一决策与分头执行的有机结合。

花园村所有村干部都经过民主公开选举产生,村务实行严格的公开制度,凡涉及村庄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都由党委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决定。花园村还联合南马法庭、东阳市司法局等部门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外来人口工作领导小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等,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依法维护社会治安。每年投入上百万元,成立了由两名法律硕士、4名法律专业本科生、10名常驻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事务部,全权负责村内各类争议纠纷案件的处理。

在高效治理模式下,38年以来,花园村实现了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村民零上访的奇迹,并获得了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以及“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更多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八斗鬼才工作室”~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